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Python 数据类型:列表
阅读量:7231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9

本文共 93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
一、列表介绍

1. 列表可以存储一系列的值,使用中括号来定义,每个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,形如 ['a', 'b', 'c', 'd']

2. 列表与元组的区别是:列表中的元素是可变的,元组中的元素是不可变的

In [1]: list1 = []        # 定义一个空列表In [2]: list2 = list()    # list()函数也能定义一个空列表In [3]: list3 = ['a', 'b', 'c', 'd']    # 定义一个列表In [4]: type(list3)       # 列表的英文缩写为listOut[4]: listIn [5]: list3[1] = 'e'    # 修改列表元素,结果为:['a', 'e', 'c', 'd']

二、列表的方法

append() :用于在列表末尾追加元素,如 list3.append('e')

remove() :用于删除指定的元素,如 list3.remove('e')
insert() :用于在指定位置插入元素,如 list3.insert(1, 'b') 表示在索引为1的位置插入元素'b'
sort() :用于给列表排序,默认是升序排序,如 list3.sort() ,如果要反序排序可以写成 list3.sort(reverse=True)
reverse() :用于反转列表元素,假设 list3 = ['a', 'b', 'c'] ,则 list3.reverse() 反转后结果为 ['c', 'b', 'a']
pop() :用于删除并返回元素,默认是删除并返回最后一个元素,也可以通过索引指定删除并返回哪个元素,如 list3.pop(2)
extend() :用于追加一个可迭代对象到列表中,如 list1.extend(list2) 相当于把 list2 中的元素追加到 list1 中
count() :用于统计指定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,如 list3.count('a') 表示统计元素 'a' 在 list3 中出现的次数
index() :用于返回指定元素的索引值,如 list3.index('a') 会返回元素 'a' 在list3 中的索引值

 

 

 

 

    

转载地址:http://uhpfm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【转】批处理命令请求以管理员身份运行
查看>>
ASP.NET Web API 过滤器创建、执行过程(二)
查看>>
python读取excel(xlrd)
查看>>
RSA的公钥、私钥
查看>>
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
查看>>
UWP 浏览本地图片及对图片的裁剪
查看>>
Xshell高级后门完整分析报告
查看>>
Java多线程之ReentrantLock与Condition
查看>>
object detection[SSD]
查看>>
eq=等于gt=大于lt=小于的英文全称
查看>>
jQuery的切换函数(hover,toggle)
查看>>
认知升级x
查看>>
xmr monero miner
查看>>
Python 元祖的操作
查看>>
05-老马jQuery教程-动画
查看>>
[RK3288][Android6.0] 调试笔记 --- 通用GPIO驱动控制LED【转】
查看>>
浅谈struts2的国际化----i18n
查看>>
一步一步从原理跟我学邮件收取及发送 3.telnet命令行发一封信
查看>>
【BIEE】08_修改浏览器标题栏显示内容
查看>>
MFC中的双缓冲技术(解决绘图闪烁问题)
查看>>